城市管理进社区 | “4E”服务管理机制 让为民服务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11-14 10:10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我市自2022年起全面推行“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并于2023年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督办事项,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2024年,根据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红梅领航”计划,结合市政府物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行动要求,ewc电竞世界杯官网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城管进社区”服务范围,响应基层党组织“吹哨”,将社区居民急难愁盼化解在家门口。目前,全市共有1800余名城管执法和协管队员挂钩进驻到761个社区,累计在社区接办处置热点难点问题3.5万余件,有力推动城市管理融入社区基层治理。
近期,我们开设“城市管理进社区”专栏,聚焦民生关切,深入街头巷尾的治理现场,记录城管工作人员下沉社区、破解治理难题的实干瞬间,挖掘社区治理中的创新经验与暖心案例,展现身边环境的变化与生活的美好。
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惠山城管,看他们如何将“4E”服务管理机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融入日常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居民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
惠山区城管部门在深入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为引领,全面践行“721”工作法,推动管理服务力量下沉,通过创新实践,形成了效率、执行、参与、评价为核心的“4E”服务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E”服务管理机制
数字采集机制强化效率(Efficiency)
“两微一非”机制强化执行(Enforcement)
会商协同机制强化参与(Engagement)
双向评比机制强化评价(Evaluation)
党建引领,搭建沟通桥梁。以“把支部建进小区”为抓手,推动城管力量融入社区党建治理体系。目前,全区在122个村(社区)建成70个“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站,365个住宅小区设立30个“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点,实现448名城管队员常态化进驻、50名城管党员轮流驻点值守、7名城管骨干党员在站点所在小区党支部任职,有效构建起“党建+治理+服务”融合模式。针对小区高发问题定期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各个网格的个性问题开展小专项整治,实现以“小切口”推动小区市容环境治理的“大提升”。截至目前,共处置小区环境问题7.2万余件,办理小区垃圾分类案件30件、不文明养犬案件28件、拆除小区违法建设3381平方米。
洛社镇新开河城管工作站近日接到居民反映,洛龙花苑小区公共区域存在杂物乱堆放问题。工作站城管队员高度重视,迅速联合社区、物业协同处置,推动小区环境秩序恢复整洁。这正是城管力量“下沉”社区的生动实践——通过将工作站建在居民身边、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以务实举措切实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诉求直达,多元共治难题。聚焦小区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切实做到“基层吹哨 部门报到”,依托“城管+N”会商协同机制,精准施策,高效处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接待—分类—处置—反馈—总结”的闭环服务流程,推动居民诉求“一管到底”,实现问题解决不绕弯,服务群众零距离,持续提升居民满意度。
长安街道绿地农贸市场外围占道经营曾是周边居民的“头疼事”。流动摊贩和城管“打游击”,商户抱怨影响生意。为此,长安街道城管部门依托“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双进”与“两微一非”工作融合,充分运用“科技+执法”双轮驱动,精准对接居民诉求。由街道明确市场管理方主体责任,城管划定执法红线,社区负责日常巡查,通过“云上长安”小程序实现问题“发现—处置—反馈”闭环。如今,占道经营信息由网格员即时上传,物业劝导、城管执法的响应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市场外围通道由原来的“堵心路” 变“顺心路”。
齐心共治,人人都是“管家”。 “以前不知道树叶也是厨余垃圾,这下长知识了!”听完城管队员的垃圾分类宣传,张阿姨恍然大悟。除了讲政策,城管还把服务送上门:指导垃圾分类、指导商户快速广告审批、燃气软管更换、燃气安全检查等,“一站式”解决生活中的城管领域难题。城管工作站共受理解决小区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建议81个,组织开展进社区进小区各类宣传活动177次,组织参与小区安全避险演练150次。每月形成“城管评社区、社区评城管”的双向评价制度,社区、城管之间互相开展评价与反馈,推动问题共治、服务共评、责任共担,提升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前洲街道西塘仁和苑小区“仁和议事亭”内,城管队员与居民围坐交流,倾听建议、解决问题、闲话家常,已成为基层沟通的常态。村民孙老伯表示:“这里不仅是纳凉聊天的好去处,更是反映城市管理意见建议的重要平台。”前洲街道城管部门创新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面对面”议事亭活动,积极搭建便民“联心桥”:通过做细宣传引导,架设“交心桥”;做实调查研究,架设“知心桥”;做好排忧解难,架设“连心桥”;做优服务管理,架设“同心桥”。例如,针对停车难题,挖掘资源新增公共泊位50余个、共享泊位20余个;协助社区建成5个垃圾分类房,并定期开展宣传指导;联合打造2处小游园,为居民提供休闲空间,切实提升社区居住品质。
民有所盼,政有所应。下一步,惠山区城管部门将依托“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平台,优化“4E”服务管理机制,强化科技赋能,锤炼过硬队伍,凝聚共治力量,推动问题在小区解决,服务在家门口提供,以“精微绣”功夫绣出更美、更暖、更宜居的惠山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