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进社区 | 温暖城市烟火,还路于民更舒心
发布时间:2025-10-22 17:25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面向区域内群众开展服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让管理、服务、执法资源直达基层。”我市自2022年起全面推行“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并于2023年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督办事项,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2024年,根据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红梅领航”计划,结合市政府物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行动要求,ewc电竞世界杯官网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城管进社区”服务范围,响应基层党组织“吹哨”,将社区居民急难愁盼化解在家门口。目前,全市共有1800余名城管执法和协管队员挂钩进驻到761个社区,累计在社区接办处置热点难点问题3.5万余件,有力推动城市管理融入社区基层治理。近期,我们开设“城市管理进社区”专栏,聚焦民生关切,深入街头巷尾的治理现场,记录城管工作人员下沉社区、破解治理难题的实干瞬间,挖掘社区治理中的创新经验与暖心案例,展现身边环境的变化与生活的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湖山社区湖山湾马路市场“变形记”!!
清晨的银湖路上,惠动生鲜鱼档的灯光已穿透晨雾。老板一边麻利地补货,一边测算着经营成本。他擦了擦手上的水渍,目光扫过整洁的人行道——那个曾被流动摊贩占据的“马路市场”,如今已变了个模样。而就在一年前,这条路上却是另一番景象。多个流动摊贩不仅靠着成本优势抢占生意,也把停车通行的路面变成“私域”——高峰时摊位挤占路面,行人得绕到机动车道;收摊后污水横流,塑料袋和鱼鳞在花坛里随处可见,城市市容面貌堪忧。可附近居民却总说:“这边没地方买菜哇,买个菜还要跑老老远,这里虽然乱,但是买菜方便。”
一边是居民实际的买菜需求,一边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如何破局?为彻底改善湖山湾家园C区商铺门类杂乱、环境脏乱差及管理难题,滨湖城管联合属地社区将银湖路商铺活化利用,落地了“湖光鲜生”生鲜店项目,提供了便利的路边停车条件,精准对接蠡园街道西片区4个社区居民的日常买菜需求。如今再走在银湖路上,曾经拥堵的马路市场已蜕变为畅通整洁的城市街景。
联合调研,共同谋划行动伊始,城管部门与湖山社区召开专项整治协调会,共同研判问题症结。通过联合开展多轮蹲点调研,详细记录关键信息,精准摸清了马路市场“早4点至8点、晚4点至8点”的高峰时段规律,全面掌握了该区域的摊贩规模、人群构成等基本情况,明确了“以疏为主、疏堵结合、联合治理”的工作原则。
联合宣传,同步动员整治期间,城管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共同开展政策宣讲。在整治过程中,城管部门严格落实“721”工作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原则。每天凌晨5点,联合工作组成员准时到达现场,对占道经营的摊贩进行宣传劝导,耐心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多次劝导仍拒不整改的个别摊贩,则依法依规予以处罚,确保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资源共享,疏解安置借助社区资源优势,联合工作组积极为流动摊贩寻找经营空间。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将原马路市场中符合条件的8个商户成功引导至社区新建的“湖光生鲜超市”。目前,该生鲜超市29个摊位经营有序,品类齐全,既解决了部分摊贩的生计问题,又满足了居民日常购物需求,实现了从“马路市场”到“正规商场”的平稳过渡。
联动执法,合力攻坚在整治过程中,建立了“社区发现、城管执法”的快速响应机制。为防止乱象反弹,滨湖城管在湖山湾C区等重点路段设立联勤岗亭,早晚高峰期间安排专人定点值守,同时提升日常巡查频次,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对于重难点问题,双方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整治合力。这种“社区在前、城管在后”的联动模式,既提升了执法效能,又缓和了执法矛盾。
共建共管,长效治理为巩固整治成效,城管部门与社区共同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一方面,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另一方面,城管中队安排专人定点值守,提高现场处置效率。同时,双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推动治理工作持续优化。
通过联合整治,湖山片区环境秩序得到全面提升:市容环境明显改善。 占道经营现象彻底消除,道路恢复通畅,街面整洁有序,实现了“还路于民”的目标。民生需求得到保障。 通过引导摊贩入驻市场,既规范了经营秩序,又保留了城市“烟火气”,实现了市容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平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现在出门不堵了,环境干净了,买菜也更方便了。”居民们的普遍好评,充分证明了联合治理的成效。
在“管理”与“服务”间寻求最佳平衡治理占道经营问题,既要维护市容秩序,又要顾及民生需求。通过设立疏导点、引导入室经营等柔性举措,实现了从“简单取缔”到“规范引导”的转变,让城市管理从“对立博弈”走向“多方共赢”。
以“小切口”撬动“大幸福”整治过程中,每一个微小的创新举措,有效解决菜农销售、居民购物、市容维护等多方需求。这些“小切口”的改革,恰恰是群众最关切的“大民生”。未来,城管部门将继续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入手,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深化联动机制,推动多元共治巩固与社区的协作关系,完善“部门联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发动商户、居民等各方力量,构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新格局,让城市治理的根基更加牢固。








